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包括安装壳体、主齿轮、限位槽、移动座、螺杆和双头螺套,所述安装壳体之间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左端连接有马达,并且转轴中间安装有主齿轮,所述安装壳体外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间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端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侧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之间连接有双头螺套,并且双头螺套中间安装有副齿轮。该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设置有双头螺套和螺杆,通过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可同时带动双头螺套进行转动,通过螺杆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从而可根据管道大小,对履带的位置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公开号:CN214331893U
申请号:CN202120043876.X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俊杰;孙同敏;武兴卓;杨立功;赵磊;杜中宝;张毅龙;刘育强;李建军;商慧江;黄超;娄跃明;郭佳;孔军;周建彬;孙凤波;郑万俊;袁硕斌;刘臻杰;杨如意;张越;王献文;王兵;贾莹霞;王磊;赵晶;于大鹏;唐剑;瞿成钢
申请人:Guodian Dongsheng Thermal Power Co ltd;Guodian Longyuan Electrical Co Ltd;Guodian Inner Mongolia Dongsheng Thermal Power Co Ltd;
IPC主号:F16L55-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
[n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管道输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输电线路、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及生活用水等各个方面,常年的应用使得管道的腐蚀和堵塞等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极易引起输送效率低下及管道损坏等各种危险,管道机器人正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由科研人员研发的一种管内爬行载体,用来拖动管内清洁、清障、巡检、牵引、修补等仪器完成各种管内作业,然而,现有的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难以适应各种管道不同的直径,并且在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发生翻到事故,从而影响对管道清洁等作业。
[n0003]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现有的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难以适应各种管道不同的直径,并且在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发生翻到事故,从而影响对管道清洁等作业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难以适应各种管道不同的直径,并且在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发生翻到事故,从而影响对管道清洁等作业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包括安装壳体、主齿轮、限位槽、移动座、螺杆和双头螺套,所述安装壳体之间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左端连接有马达,并且转轴中间安装有主齿轮,所述安装壳体外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间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端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侧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之间连接有双头螺套,并且双头螺套中间安装有副齿轮,所述移动座上端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之间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侧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安装有履带。
[n0006]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置有2个,且安装壳体的中心线与转轴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安装壳体相对于转轴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n0007]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轴心线与转轴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主齿轮与副齿轮构成啮合传动结构。
[n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在每个安装壳体外侧均开设有3个,且限位槽相对于安装壳体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n0009] 优选的,所述滑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设置有2个,且滑槽关于限位槽的中心左右对称,并且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而且滑槽和滑块均呈“T”字型结构。
[n0010] 优选的,所述双头螺套的轴心线与螺杆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双头螺套的轴心线与转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螺杆关于双头螺套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而且螺杆与双头螺套构成传动结构。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
[n0012] 1.设置有双头螺套和螺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主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可同时带动双头螺套进行转动,通过螺杆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从而可根据管道大小,对履带的位置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n0013] 2.设置有限位槽和滑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槽对移动座的最大和最小行程进行限位,同时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可提高移动座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在进行调整履带位置时的平稳性,增加了该装置的功能性。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固定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中:1、安装壳体;2、转轴;3、马达;4、主齿轮;5、限位槽;6、滑槽;7、滑块;8、移动座;9、螺杆;10、双头螺套;11、副齿轮;12、连接杆;13、固定座;14、防护壳;15、履带。
[n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转轴2、马达3、主齿轮4、限位槽5、滑槽6、滑块7、移动座8、螺杆9、双头螺套10、副齿轮11、连接杆12、固定座13、防护壳14和履带15,安装壳体1之间安装有转轴2,且转轴2左端连接有马达3,并且转轴2中间安装有主齿轮4,安装壳体1外侧开设有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中间开设有滑槽6,滑槽6中间设置有滑块7,且滑块7上端安装有移动座8,移动座8内侧安装有螺杆9,且螺杆9之间连接有双头螺套10,并且双头螺套10中间安装有副齿轮11,移动座8上端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之间安装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外侧安装有防护壳14,且防护壳14内安装有履带15。
[n0021] 安装壳体1设置有2个,且安装壳体1的中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安装壳体1相对于转轴2的中心线左右对称,上述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根据管道的大小对履带15的位置进行调节。
[n0022] 主齿轮4的轴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主齿轮4与副齿轮11构成啮合传动结构,上述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通过主齿轮4与副齿轮11之间的啮合传动,同时带动所有的移动座8进行移动。
[n0023] 限位槽5在每个安装壳体1外侧均开设有3个,且限位槽5相对于安装壳体1的中心线旋转对称,上述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对移动座8的行程进行限制。
[n0024] 滑槽6在每个限位槽5内均设置有2个,且滑槽6关于限位槽5的中心左右对称,并且滑槽6与滑块7构成滑动结构,而且滑槽6和滑块7均呈“T”字型结构,上述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提高移动座8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n0025] 双头螺套10的轴心线与螺杆9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双头螺套10的轴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螺杆9关于双头螺套10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而且螺杆9与双头螺套10构成传动结构,上述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利于两端的移动座8同时进行移动。
[n002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根据管道的实际大小,启动马达3,通过马达3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齿轮4与副齿轮11进行啮合传动,从而可同时带动双头螺套10进行转动,通过双头螺套10和螺杆9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得移动座8在限位槽5内进行移动,如图3所示,当移动座8进行移动时,通过滑块7与滑槽6之间的配合,有效的提高移动座8移动时的平稳性,移动座8在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12同时向中间或两边移动,如图4所示,连接杆12在移动过程中与固定座13构成转动结构,从而可将固定座13向外侧展开或者将固定座13向内收缩,从而使得履带15跟随固定座13一起展开或一起收缩,从而可满足不同的管道直径的需求,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n0027]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n0028]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主齿轮(4)、限位槽(5)、移动座(8)、螺杆(9)和双头螺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之间安装有转轴(2),且转轴(2)左端连接有马达(3),并且转轴(2)中间安装有主齿轮(4),所述安装壳体(1)外侧开设有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中间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中间设置有滑块(7),且滑块(7)上端安装有移动座(8),所述移动座(8)内侧安装有螺杆(9),且螺杆(9)之间连接有双头螺套(10),并且双头螺套(10)中间安装有副齿轮(11),所述移动座(8)上端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之间安装有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外侧安装有防护壳(14),且防护壳(14)内安装有履带(1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置有2个,且安装壳体(1)的中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安装壳体(1)相对于转轴(2)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4)的轴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主齿轮(4)与副齿轮(11)构成啮合传动结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在每个安装壳体(1)外侧均开设有3个,且限位槽(5)相对于安装壳体(1)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在每个限位槽(5)内均设置有2个,且滑槽(6)关于限位槽(5)的中心左右对称,并且滑槽(6)与滑块(7)构成滑动结构,而且滑槽(6)和滑块(7)均呈“T”字型结构。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套(10)的轴心线与螺杆(9)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双头螺套(10)的轴心线与转轴(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螺杆(9)关于双头螺套(10)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而且螺杆(9)与双头螺套(10)构成传动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6522356B|2017-12-22|一种下水道检查井专用清淤车
CN202884375U|2013-04-17|小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04934150U|2016-01-06|一种新型地下排水管道清污装置
CN105149300A|2015-12-16|新型地下排水管道清污装置
CN102913715A|2013-02-06|小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14331893U|2021-10-01|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
CN206366547U|2017-08-01|一种环抱式水下钢结构管道外表面海生物清理机器人
CN206376214U|2017-08-04|用于路边石清洗机上的磨削工作装置
CN210659989U|2020-06-02|一种油田钻修作业地面环保管排系统
CN205024628U|2016-02-10|一种路边石清洗工作装置
CN105332700A|2016-02-17|一种煤矿巷道开槽机
CN210887554U|2020-06-30|一种城市下水管道改造装置
CN110700341A|2020-01-17|多功能履带式冻土开沟顶管掘进机车
CN212617667U|2021-02-26|一种伸缩声呐检测装置及清淤机器人
CN105019382A|2015-11-04|一种路边石清洗工作装置
CN210829367U|2020-06-23|一种煤矿开采用降尘环保装置
CN213163274U|2021-05-11|一种盾构机盾尾用油脂管路开槽装置
CN212105737U|2020-12-08|一种市政工程造价地质采集钻探装置
CN214662588U|2021-11-09|一种具有快速除淤机构的水利工程新型管道
CN212837930U|2021-03-30|一种冶金矿山开采用粉尘治理装置
CN214331896U|2021-10-01|一种用于管道液体检测的图像处理装置
CN207109775U|2018-03-16|一种水利施工用水渠清理装置
CN213185283U|2021-05-11|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CN214600835U|2021-11-05|一种无缝管内壁除锈装置
CN211464174U|2020-09-11|一种油田集输管道除垢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3876.XU|CN214331893U|2021-01-08|2021-01-08|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CN202120043876.XU| CN214331893U|2021-01-08|2021-01-08|一种管道机器人的支撑结构|
[返回顶部]